当前位置: 首页>>专题活动>>外媒之声>>正文
站内搜索:
领导干部网:《渭南师范学院五十华诞巡礼》
2010-06-26 01:36   渭华党建网 审核人:   (点击: )
以下是引用片段:
渭南师范学院五十华诞巡礼
领导干部网 http://www.ldgb.com.cn    2010年6月25日19时59分    【放大 正常 缩小

 五十年励志图强创伟业  新起点追求卓越再辉煌
——渭南师范学院五十华诞巡礼

      底蕴丰厚  钟灵毓秀
      渭南,地处陕西东部、黄河中游,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黄河、洛河、渭河三条河流如母亲乳汁般的滋养着这片富饶的原野,华山以其险峻的雄姿俯视着“八百里秦川”。这里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历史文化底蕴丰富深厚,一直流传着仓颉造字,杜康酿酒的动人传说;这里诞生过史圣司马迁、关西夫子杨震、大诗人白居易等文化和教育名人。渭南师范学院就坐落在这片钟灵毓秀而又神奇的智慧沃土上。
      2010年5月9日,是渭南师范学院建校五十周年纪念日。
      1960年,经陕西省人民委员会批准,成立了专科层次的渭南师范学院;1978年,恢复更名为渭南师范专科学校。1983年,陕西省政府又批准创办了以教师培训为主的渭南教育学院。2000年,经教育部批准,渭南师范专科学校和渭南教育学院合并成立了本科层次的渭南师范学院。从此渭南高等教育事业掀开新的一页,渭南师范学院从此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经过五十年的艰苦创业,渭南师范学院由当初在校生316人发展为今天的全日制在校生近16000人,专业由原来的4个专科专业发展为现在的45个本科专业和19个专科专业,涵盖文、史、理、工、教育、管理、经济、法学等8大学科门类,学科结构趋向多科化。校园面积扩大为85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达50多万平方米,固定资产增加了10倍,各种现代化的教学科研仪器设备价值近亿,馆藏图书177万多册,办学条件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走进新的渭南师院,绿树成阴,环境幽雅,开阔的广场与雄伟的教学楼交相辉映,温馨和谐、大气典雅的建筑和园林般的校园环境让人心旷神怡,成为渭南市一道十分靓丽的风景。
      纵观渭南师范学院五十年办学历史,始终贯穿了“育人为本、艰苦创业、励志图强、追求卓越”的学院精神。“育人为本”是学院办学的核心理念,“艰苦创业”是学院办学的优良传统,“励志图强”是学院办学的真实写照,“追求卓越”是学院办学的理想追求。

      艰苦创业  励志图强 
      回首五十年风雨历程,渭南师院历经三次创业,每次都面临着难以想象的困难,但是每次师院人都发扬“艰苦创业,励志图强”的学院精神,最终战胜困难,使学院得到一次又一次腾飞和发展。
      在“大跃进时代”的三年困难时期。全院师生在艰苦的岁月里,边筹建边招生边教学,在劳动的实践中,受教育受熏陶。
      在改革开放初期的1978年恢复办学时期。学校按照“一主一辅两兼顾”的办学模式即“以师范教育为主,以非师范教育为辅,兼顾多层次办学,兼顾成人教育”规划学科专业体系;形成了“办学形式多样化,教学管理规范化,学生管理制度化”的办学格局。广大教师辛勤耕耘,精心育人,牢记使命,服务基础教育;莘莘学子如饥似渴,刻苦学习,精神充实,专业思想巩固。
      在2000年世纪之交初期,学院是以“完善基础设施,改善办学条件,适度扩大规模,积极调整结构,精心打造品牌,增强竞争实力”为特征的, 学院党政把加快发展作为解决一切矛盾和问题的根本途径,把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作为发展的核心环节,注重内涵提升。
      以张金安书记为首的学院领导班子认为:学科的多科化对学校质量的提升和增强学校的竞争实力,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学院应不断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和层次结构,不断加强学科与专业建设。根据学院性质和定位,学院设立了19个教师教育类本科专业;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又先后设立了人力资源管理、应用化学、数字媒体艺术等26个应用类本科专业。
      渭南师院在创业的过程中,十分注重通过理念引领、思想教育、制度规范、政策激励、氛围营造以“励志”,使“质量为本、强化监控、注重建设、鼓励创新”的“质量保障体系”之业,“结构优化、素质优良、务实创新、富有活力”的“高水平教师队伍”之业,“注重素质拓展,力促成长成才”的“桃李芬芳”之业,都朝着“图强”的目标迈进。

      育人为本  德育为首
      “育人为本”就是“让每一位学生成才,让每一位家长放心,让每一个用人单位满意”。这是渭南师院人上下一致的办学理念,为了完成这个办学理念,根据学院的具体情况,在2003年教学工作会议上,庞德谦院长提出了“更新办学理念、突出发展主题、完善基础设施、改善办学条件、适度扩大规模、积极调整结构、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高质量、精心打造品牌、增强竞争实力”的发展思路。在学院“十一五”规划中提出了“体现以人为本,保持稳定发展,促进协调发展,全面提高质量”的发展原则,确立了“人才强校”、“质量立校”、“素质拓展”、“和谐校园”四大工程。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学院确立了“坚持改革创新,建设高水平地方师范院校”的实践载体,从学院实际出发,依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明确发展思路,解决突出问题,创新体制机制,对学院发展进行总体筹划。
      “育人为本”的第一要义是“德育为首”。就是实现学院思想政治工作在“观念、思路、制度、内容、方法、载体六个方面创新”的任务,确立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专兼职队伍相结合,全院上下明确分工,紧密配合,多途径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机制。一是坚持学生日常教育与管理相结合。二是坚持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党建、团课活动、扶贫助困相结合。三是围绕“育人”深入持久地开展“三进”工作。四是加强学生工作队伍建设,不断充实专兼职辅导员的数量。五是学院每年召开一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开展“十佳大学生”、“十佳班集体”、“十佳学生宿舍”、“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辅导员”优胜者创建活动。六是设立、评定学习优秀奖、社会工作奖、文体活动奖、精神文明奖、科技创新奖等五个单项奖学金,激励学生发挥特长,全面成长。
       “育人为本”的关键是建立本科教学框架体系。这个体系,既指学科专业体系,也指人才培养体系。学科专业体系是以教师教育类基础学科为主,与应用类学科发展相结合。人才培养体系一是指“通识教育与普通教育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的“三结合人才培养体系”。学院按专业教育和综合素质教育等设计人才培养方案,通过压缩课内学时,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留出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运用多学科平台开设有利于学生自主发展的专业方向课程。二是指强化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了以实验、教育实习、生产实习、毕业论文(设计)、学生第二课堂等活动为主要内容,以军事训练、生产劳动、社会实践为辅助环节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


      质量立校  鼓励创新
      “育人为本”的落脚点在营造“六个强化”的质量文化,渭南师院提出了 “夯实基础,强化主干,加强实践,注重素质”的质量方针和“励志、笃学、求实、敬业”的校训。学院连年强力推进“质量立校工程”:一是强化质量为本的意识,进行全员化的质量意识教育,注重营造改进质量的环境、机制,建立健全完善质量监控体系。充分发挥教学委员会、教学督导专家小组和教学例会的作用,加强对教学质量的监控和对教学建设、教学改革的指导。二是强化教学工作中心地位,形成营建质量文化的生成和维持机制,把营建质量文化落实到每一位师生员工,落实到每一项具体工作之中。明确了院系两级领导教学质量责任制度,建立健全学院领导联系系部工作制度、院系两级教学工作例会制度。三是强化教学质量监控,促进质量观念和质量规范内化。狠抓教学常规,从教材选用、讲课、实验课、命题、阅卷、考试等各个环节都有详细的规定和质量标准。陆续制定了88个教学管理文件,推出了13个教学规范。出台了教学系部评优、教师赛教、学生评教、教学事故认定与处理等方面的措施与办法。四是强化对教学改革和教学质量优胜者的奖励。学院每学年组织教师开展教学竞赛,教案、课件评比,优秀教师评选,教学质量评选等活动,树立教学内容、方法与手段改革方面的典型。五是围绕“六个一”落实新专业建设的质量标准和要求:一套优化的人才培养方案,一组科学合理的专业课程体系,一支高素质的专业教师队伍,一批高水平的教研和科研成果,一套完整的实践教学装备和基地,一套反映学生培养质量与特色的鲜明标识。六是强化大学生就业指导和服务,通过加强指导、扩大宣传、拓宽渠道、开拓市场等措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质量立校”的落脚点也在于内化为教师的自觉教改行动。渭南师范学院通过资助重点项目、奖励优秀教学成果、设立院内教改基金等举措,激发教师在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方面的积极性。学院鼓励教师积极参与申报陕西省《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计划》和《21世纪初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学院教师共获省级教改立项25项。奖励院级优秀教学成果奖66项。奖励院级教学质量优秀奖获得者30多名。在学院的倡导、鼓励和支持下,广大教师积极参与各个层面的教学改革,一些教师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多以论文形式研讨,发表的论文共计281篇;一些教师注重研究课程体系的改革,申报各级教改立项35项。

      人才强校  硕果累累
      教师是学校办学的主体,是学校立校之本,是确保学校可持续发展、质量持续提升的核心保障力量。渭南师院历届领导班子都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按照“稳定、引进、培养、提高、优化”的原则,优化教师资源配置,改善师资队伍结构,卓有成效地推进“人才强校”战略。一是完善用人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采取多种措施改善教师的工作、生活条件,提高教学人员的津贴标准。二是通过补充博士、硕士研究生,吸引优秀回国人员,积极调整教师队伍结构。三是通过聘请高水平专家学者任教、作学术报告、合作研究等,提高学院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四是强化教师在职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五是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大力表彰有敬业精神,在本职岗位工作中有成就的教师。
      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渭南师院的教师队伍得到长足发展,现有的教授、副教授队伍中,具有博士和硕士学位的占近一半,其中有1人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1 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5人获全国优秀教师称号,12人获曾宪梓教育基金会高等师范院校优秀教师奖,3人被评为省劳动模范,8人获省优秀教师称号,4人获得陕西省高校“教学名师”奖,2人获陕西省师德标兵称号,1人获陕西省十大杰出青年称号,8人获得陕西省青年突击手称号。
      同时,教师团队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教育技术学专业”喜获国家级特色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和“汉语言文学专业”喜获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代数学教学团队”和“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团队”获得省级教学团队,教育经典著作导读获省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化学实验教学中心和传媒工程实验教学中心获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秦东文化研究中心被确定为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另外还建设了2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和6门省级精品课程。
      渭南师院教师队伍长足发展的同时,也大大促进了学院科研水平的提高,近年来我院教师在“花儿”语言民俗、艺术思维、量子光学与光子学、数论以及古籍整理方面的研究,已引起国内同行的关注;化学传感器研究、史记研究、红楼梦研究、鲁迅研究、“三农”问题研究、高等教育研究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绩,在学界产生了一定影响。学院获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立项1项,省部级立项17项,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4项,省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项,省教育厅立项143项;横向项目4项。教师的科研成果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次,陕西省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获陕西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25项、人文社科奖18项。发表论文6546篇,其中核心期刊1259篇,71篇被SCI索引,39篇被EI索引,9篇被ISTP索引。出版专著44部,主编教材193部,参编教材191部。获国家专利6项。获各类学会组织的优秀论文奖90篇。自编教材获省、部级奖励6部。

      春华秋实  桃李芬芳
      五十年来,渭南师院十分重视学生的健康成长。在促进学生成才上,学院根据本院生源结构的特点,努力探索学生教育、管理、服务工作的新模式、新路子。通过通识教育课和文化素质教育选修课、考风评估、学风检查、活动引导、心理辅导、就业指导和素质拓展等方式,营造良好学风,多渠道推进素质教育。
      一是强化日常管理,加大学风检查力度,注重对学生进行遵守校纪校规和行为养成教育,积极开展“浓郁学风,成长成才”、“学十佳、抓校纪、促学风,创建和谐校园”等主题教育活动。
      二是切实关心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有心理问题的学生,济困助学工作不断规范化、制度化,建立了包括奖学金、勤工助学、特殊困难补助、学费减免、绿色通道、国家助学贷款、争取社会力量资助等济困助学体系。
      三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举行学术讲座、报告会和大学生论坛。开展科技创新、文化艺术、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创业计划、百科知识、心理健康咨询等大学生素质拓展活动。学生社团活动十分活跃,成绩突出:人文学社、“英语星空”等七个学生社团被评为陕西省高校“优秀学生社团”。
      四是狠抓“五率”,即专升本过关率、考研升学率、四六级英语通过率、计算机二级通过率和就业率。开展“过六关”(专业课关、四六级英语关、计算机二三级考试关、普通话关、演讲关、教育实习试讲关)为主要内容的学风建设活动,促进学生整体素质不断提高。
      五是建立了20多个德育实践基地,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和服务社会能力。学生的“演讲赛、辩论赛等活动多次在省级比赛中获奖。2005年,学院被中宣部、教育部等评为“全国大中专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七次被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陕西省教育厅等评为“陕西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组织单位”。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渭南师范院学生勤奋学习、积极参与、勇于实践,赢得了个性发展的机会,获取了知识和技能的双丰收。近几年,学院应届毕业生考研的积极性越来越高,考研的人数越来越多,每年上线的人数成倍增长。2008年考研上线300余人,2009年考研上线达到410余人,2010年又上升到450多人;甚至还涌现出数学系02级7208宿舍的六位来自农村的学生,入学时成绩都不高,他们勤奋上进,考研全部上线,这条消息被《华商报》、陕西电视台、中央电视台等媒体报道后在全国引起了较大反响。在全国师范院校学生语言文字基本功大赛、全国大学生ITAT技能、全国英语、全国数学建模、全国高师院校英语教师职业、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等大赛中,共有370人获一二三等奖,其中62人获一等奖。
      渭南师院涌现出一大批勤奋学习、立志成才的优秀学生。如全国新长征突击手,全国优秀大学生,“发奋苦读,而立之年圆大学梦”的外语系学生,“敢于用生命铸造爱心”中文系学生,陕西省“十大感动我的人”艺术系学生,坚持志愿服务的“2007年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传媒工程系学生,“陕西省青年突击手标兵”艺术系学生,2009年全国优秀援教教师等等;都是其中的优秀代表,他们的事迹赢得了社会各界对渭南师院的普遍赞誉。
      五十年来,渭南师范学院的毕业生中许多人已成为各行各业的中坚力量,一些人走上了重要领导岗位,如中共中央委员、中央军委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部长;办学之初毕业的学生很多都担任了地市级主要领导职务。一些人成为著名专家、学者,有的现任山东大学博士生导师,有的现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但是学院毕业生大多数还是工作在基础教育第一线,据渭南市教育局调查,渭南师院毕业生占到全市中学教师总数的60%。这些毕业生专业知识扎实,工作踏实勤奋,安心基层工作。他们中涌现出了全国劳模,全国优秀教师,以及“2008年中国教育年度新闻人物”等等。

      追求卓越  再创辉煌
      五十年风雨兼程,五十年砥砺耕耘,渭南师范学院走过了五十年的沧桑历程,总结其中办学经验的关键是学校以科学发展为统领,全面推进“四大工程”发展战略,以“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为己任,坚持“教育第一、育人第一、服务第一”的办学思想,励志图强,追求卓越是贯穿始终的学院精神。通过几代师院人的努力耕耘、团结奋进,渭南师院在历史的坐标上划出一道灿烂的轨迹,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办学成就,实现了又好又快的跨越发展。
      半世纪艰苦创业,半世纪顽强拼搏,凭借励志图强,追求卓越的学院精神,经过全院师生不懈努力,渭南师院取得了许多荣誉和赞扬。学院先后荣获“全国艺术教育先进单位”、“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全国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全国大中专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陕西省最佳单位”、“陕西省先进集体”、“省级文明校园”、“省级园林式单位”、“陕西省依法治校示范校”、“陕西省平安校园”等荣誉称号。
      近年来,学院还不断加大对外交流的力度,先后与韩国培材大学、加耶大学,日本近畿大学,新西兰克赖斯特彻奇综合技术学院、美国犹他州立学院等院校结为“友好学校”,还与培材大学合作成立了培材培训中心,并在教学、技术、管理等方面展开全方位合作。学院还多批次派遣教师到美洲、欧洲、非洲以及亚洲国家进修深造,也多次派遣学生赴韩国、日本和欧洲国家留学。
      今天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未来,渭南师院人将以开放的姿态,创新的智慧、改革的勇气,继续发扬励志图强、追求卓越的学院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提升学院工作的内涵和质量,开拓学院工作的新境界,深化管理和办学体制机制改革,建立健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积极适应国家和经济社会的要求,“抢抓新机遇,迎接新挑战,实现新突破,再创新辉煌!”
渭南师范学院将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新发展,开创渭南师院工作的新局面,努力建设渭南师院更加光辉灿烂的明天!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筚路蓝缕,奋勇向前;
      看今朝,旧貌换新颜,追求卓越,春光满园;
      瞻未来,英姿更勃发,再创辉煌,任重道远。(6)

上一条:潼关县人民政府网:《渭南师范学院大学生在我县电视台完成就业创业社会实践活动》
下一条:华山网:《渭南师院庆祝建校50周年》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点击排行

邮箱:zzb@wntc.edu.cn 电话:0913-2133895 地址:陕西渭南朝阳路中段18号
Copyright 2014, 版权所有 渭华党建网,大唐设计技术支持
陕ICP备05010978号